尊敬的用戶,您好!

網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瀏覽器版本(可能會出現網頁變形等問題)。為了更好地展示頁面效果,請您使用以下瀏覽器(點擊圖標會跳轉到相關瀏覽器的官方網站下載頁面)。

搜索

校園新聞

您的位置: 首頁 - 校園動態 - 校園新聞

課題研究促發展,六大板塊、19個子課題齊開題

日期:2023-03-22 來源: 作者: 瀏覽:
A- A+

2023年3月19日,南京市第一中學舉行了國家社科基金課題《新時代普通高中科技創新后備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的子課題開題論證會,六大板塊、19個子課題集中開題論證。朱焱校長、張蘇皖書記等近40位課題成員參加開題論證,會議由教師發展中心副主任李昱蓉主持。

1

本次開題論證活動,由六大板塊、19個子課題集中開題,江蘇省科協副主席方勝昔,南京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汪霞,江蘇省青少年科技中心、科教資源部部長何鈺華以及南京市教科所副所長張愛平受邀組成專家組,對開題論證進行指導。此次論證會的召開,彰顯了一中科技教育的深厚底蘊和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也展示了一中人的教育研究意識和研究能力。

 

“春耕”正當時

   開幕式上,首先由課題主持人朱焱校長致辭。朱校長對本課題的研究價值進行了深刻的闡述:“課題圍繞科技創新后備人才的培養模式進行研究,既是大環境、大戰略的回應,也是育人樹人的需要,還是一中新時代發展進程中的大事。百年老校的新發展特別需要基于時代的教育研究,這也是我們這次申請并且開展課題的重要意義之一?!?/p>

2


學校開展課題研究,也是一場耕耘。此番正值春日,朱焱校長圍繞“耕耘”二字,對課題組的老師提出了幾點要求:

第一,做“爭搶春時”的研究。春耕的意義之所以重要,就在于春光短暫。要有時我不待,擼起袖子的奮發和決心。課題研究是3年一個周期,時間緊、任務重,每個課題組都要把時間意識挺在前面,有計劃、有步驟、有時序地開展,要確保按時結題。

第二,做“精耕細作”的研究??茖W研究是教育耕耘的重頭戲,教學改進有賴于細致的觀察,堅守追求有賴于對規律和方向的鉚定。研究是能帶來大收獲的,也許這種收獲不會立竿見影,但如果久久為功,它改良的是土壤,夯實的是根基,培養的是教師,成全的是每個師生。

第三,做“腳踏實地”的研究。耕耘是與土地之間的對話交流,腳不沾泥是不可能有豐收的。朱焱校長希望大家在做課題研究時,做實在的、接地氣的研究,直面教室中的問題,找到教學中的問題。

3

群策群力話育人

論證會上午的議程是由六大板塊主持人依次做開題報告。從總體框架、研究重難點、研究方法、創新之處等方面向專家們做了詳細闡述。

板塊一:《新時代普通高中科技創新后備人才培養模式的現狀分析及理論研究》主持人:高磊、呂林海、周超

板塊一:《新時代普通高中科技創新后備人才培養模式的現狀分析及理論研究》

主持人:高磊、呂林海、周超

板塊二:《新時代普通高中科技創新后備人才培養路徑的構建研究》主持人:陸芷茗、王越

板塊二:《新時代普通高中科技創新后備人才培養路徑的構建研究》

主持人:陸芷茗、王越


板塊三:《新時代普通高中科技創新后備人才培養課程體系構建與教學實踐研究》主持人:夏季云、呂建林

板塊三:《新時代普通高中科技創新后備人才培養課程體系構建與教學實踐研究》

主持人:夏季云、呂建林

板塊四:《基于科技創新后備人才培養的教師隊伍建設研究》主持人:李昱蓉、張亮、魏榮葆

板塊四:《基于科技創新后備人才培養的教師隊伍建設研究》

主持人:李昱蓉、張亮、魏榮葆

板塊五:《指向新時代普通高中科技創新后備人才培養的學習空間設計的研究》主持人:武小冬、魏偉

板塊五:《指向新時代普通高中科技創新后備人才培養的學習空間設計的研究》

主持人:武小冬、魏偉

板塊六:《新時代普通高中科技創新后備人才培養成效評價研究》主持人:張蘇皖、宗曉華

板塊六:《新時代普通高中科技創新后備人才培養成效評價研究》

主持人:張蘇皖、宗曉華


下午由19個子課題分為三組匯報,由校內專家進行點評。

4
5

6

 

專家指導明思路

會議當天,江蘇省科協副主席方勝昔,南京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汪霞,江蘇省青少年科技中心、科教資源部部長何鈺華以及南京市教科所副所長張愛平受邀組成專家組,對開題論證進行指導。

7

“從總報告和長達170多頁的子課題文本中,不難看出對于聚焦新時代國家發展過程,特別是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南京一中有著很好的頂層思考和設計,問題意識較強?!蹦暇┦薪炭扑彼L張愛平表示,課題各板塊及子課題的設計系統、科學,研究具有落地性和可操作性。從課程體系架構、貫通路徑、研究策略等方面,張所長也作出了專業性的點評。

8

結合南京一中作為江蘇省“英才計劃”項目學校之一,江蘇省青少年科技中心、科教資源部部長何鈺華就如何在新時代背景下開展好科技創新后備人才的培養提出建議,要順應形勢,轉變教育思想觀念,把全面的素質教育放在突出位置,突出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的培養以及復合型人才的培養。他還表示在引導科研開展的過程中,要融入思政教育,讓學生充分領悟科研迎難而上的精神品質,強化學生的意志品質。

9

江蘇省科協副主席方勝昔強調了四點堅持:堅持思想引領、堅持育人導向、堅持創新協同、堅持協作協同。江蘇省科協將及時總結經驗,為一中乃至全省學校搭建好的平臺,發揮科學組織大協調、大聯合的優勢,同時他也期待南京一中的課題行程可復制的、標準化的培養體系,向全省、全國進行推廣。

10

南京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汪霞作為點評專家組組長,結合三位專家的建議,提出要進一步強化課題研究的使命感和戰略感,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打好創新基礎;強化課題研究的精耕化、細作化,吸納高校教師等專業研究人員的加入;強化課題研究的規范性、科學性,積累豐富、寶貴的資料。

11

論證會尾聲,南京一中副校長陸芷茗布置了下階段研究工作。她指出為了推進課題的高位運行,要加強各板塊課題的相關性研究,努力構建課題研究的整體框架,強化成果意識。同時建立例會制,定期匯報課題研究情況。她還表示學校一直以來十分關注青年教師的成長,“課題研究的終極目標之一,就是在研究過程中強化教師隊伍的建設,尤其要帶動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p>

 

階段研究結碩果

自去年總課題開題以來,課題組各位成員進行認真規劃,按照總課題的研究路線積極開展工作,目前部分課題已取得了一定進展。

12

相信課題組將以課題為抓手,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加快教師專業成長步伐,進一步探索科技創新后備人才培養的有效模式。

THE END
打印文章 關閉本頁
分享到:
×

用戶登錄

南京市第一中学